本文转自:云南省健康宣教中心
我们的肝脏是春季的升发之性,所以就要强调季节更替养生的重要性了,因为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容易发生肝火偏盛。尤其是中老年人,易发怒,易发眩晕、中风等疾病。年轻一点的呢,则因春季阳气骤然上升引动体内热气,如果此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则易出现长痤疮、怕热出汗等症状。因此,要重视情志养生,力戒焦躁、抑郁等有害情绪,学会通过发泄和转移的方法使怒气消除,切忌妄动肝火。
天气逐渐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因此,人们还不可急于换上春装,尤其是老年人,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无力、昏昏欲睡,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春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家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黄帝内经》说:春天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 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 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且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 因此人此时也应顺应自然, 保证充足的休息来调肝养肝。平日避免过劳, 及时休息补充体能, 让肝脏能充分调节气血, 以消除疲劳之感。养肝还需讲究睡姿, 睡时应“卧如弓”, 以右侧卧位为主。除此之外,春天早晚要梳头,中医认为梳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早晚各梳50次以上,可以消除大脑疲劳,使大脑恢复清醒状态,消除“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