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冬春交替的季节,你是否常常感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全身皮肤干痒,本以为是和季节天气有关,但,如果长时间的口眼干燥,我们就需警惕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
所谓的“长时间”,是指多长?
除了口眼干,还有其他症状吗?
什么是干燥综合征?
顾名思义,是以“干燥”为特征的疾病,“综合征”说明不只有口眼干燥的症状。
事实上,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率为0.1%~0.6%,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9~2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40~50岁,30岁前发病仅占10%左右。(又把女同胞们伤到咯,唉~)
外分泌腺损伤
外分泌腺体主要是分泌人体各种“体液”,比如唾液腺分泌唾液,泪腺分泌泪液、胃腺分泌胃液,女性阴道的前庭大腺分泌阴道粘液,皮脂腺分泌皮肤油脂.....当这些腺体被攻击、破坏、萎缩,造成了分泌功能的下降后,就会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比如说眼干、口干、皮肤干、阴道干等等,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角膜炎(泪液长期缺乏)、猖獗齿(唾液长期缺乏)、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敏感性增高)、性交疼痛(阴道干)等等。
紊乱的自身免疫,不仅仅选择性的攻击了外分泌腺,还会攻击其他的重要器官,比如肾脏、肺脏、肝脏、甲状腺、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累及相应器官系统时会出现相应症状:
如肾脏受损时出现低钾血症,引起周期性低钾性麻痹;
累及呼吸系统时可以出现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
累及神经系统时可出现感觉、运动神经异常,轻偏瘫、横断性脊髓病等等。
✍
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
✍
约有1/4的患者有不同皮疹,特征性表现为紫癜样皮疹,多见于下肢,还可以有荨麻疹样、结节红斑等。
02
怎么知道自己
是否得了干燥综合征?
医生说,有口眼干并不一定是干燥综合征,大家不要过于紧张。比如现在的季节就容易出现嘴巴干、眼睛干、皮肤干,还有一些诸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重点来了!
如果有,就需要到风湿免疫科进行检查来确诊并评估有无其他器官系统受损。口眼干持续3个月、进食干食(饼干、馒头等)需水送服、吞咽困难、反复腮腺肿大、牙齿片状脱落、眼异物感、角膜溃疡、关节疼痛等症状
03
干燥综合征是不是很严重?
能治好吗?
怎么治疗?
干燥综合征无法治愈。
也不要那么绝望。
01
病变仅局限于唾液腺、泪腺、皮肤黏膜等外分泌腺体者预后还是很好的。
02
有内脏损害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后,大多数是可以控制病情的。如治疗不及时,病情就可能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03
出现肺纤维化、中枢神经病变、肾功能不全、恶性淋巴瘤者预后较差。
(所以,大家对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看一下,发现端倪,赶紧找风湿免疫科的医生看看,早诊断、早治疗,没得拐!)
干燥综合征治疗的主要目标
阻止疾病的发展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主要是缓解患者口、眼干燥的症状,终止或抑制患者体内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保护患者脏器功能,并减少淋巴瘤的发生。
减轻口干极为困难,应戒烟戒酒及避免服用引起口干的药物(如抗胆碱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龋齿和口腔继发感染。
眼干主要是使用人工泪液及其相关制剂,也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保持眼睛湿润,最好使用蒸馏水。
我们常用的药物有刺激腺体分泌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及羟氯喹等免疫抑制剂,部分难治性患者还可能需要用到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
04
得了干燥综合征要注意什么?
积极配合治疗,规范用药,定期复查。
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清淡饮食,适当多饮水及多吃新鲜蔬果。
注意用眼卫生,要加强口腔清洁,增加刷牙次数,经常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由于唾液缺失,加强口腔清洁可以有助于防止猖獗齿的出现,减少龋齿的发生。
要合理的安排运动。干燥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据研究,5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倾向、失眠等问题,运动可以改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总结一下
既然干燥综合征是自己人在闹矛盾,那就无法预判,但是注意了!当发现口眼干持续3个月、进食干东西需水送服、吞咽困难、反复腮腺肿大、牙齿片状脱落、眼异物感、角膜溃疡、关节疼痛等等症状时,不要拖!不要拖!不要拖!
虽然医生说不能治愈,但是我们也不要放弃治疗,毕竟这些不仅影响我们生活,更重要的还影响我们的形象,对不对!